在篮球场上,从对抗勇士队再到今天连续面对灰熊队的比赛,杨瀚森面临的最大挑战显露无遗:他的体能问题。这个问题在我们之前对他的分析和预测中就已经有所察觉。
在他踏入NBA之前,我们就曾推文强调过体能的重要性。篮球场上的竞技,不仅仅是球权的争夺,更重要的是在持续的奔跑和对抗中保持优势。这看似基础却至关重要的能力,却是杨瀚森目前需要重点突破的难关。
从他近期的表现来看,连续两场比赛都暴露出他的体能问题。不到一节的时间,他便明显体力不支,大口喘气,双手扶膝,这些画面在直播镜头中显得尤为直观。相信很多关注篮球的兄弟们都能预料到这一情况的发生。
那么,是杨瀚森平时不练体能吗?答案显然不是。他对于田径场的训练次数绝对不输于同年龄段的国外小孩。然而,实战中的体能消耗与田径场上的训练是两码事。在比赛中,结合对抗的折返跑和持续的奔跑对体能的消耗是巨大的。
杨瀚森的体能短板,本质上与联赛的强度差异有关。在日常的比赛中,他或许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反应,但在高强度的对抗中,比赛的节奏会更快,对手的实力更强,这对他体能的挑战也更大。这就像我们在玩游戏时,打青铜局与打王者局的区别。在王者局中,比赛的速率会随着对手的提升而提升,对球员的体能要求也更高。
这也是鼓励中国球员走出去的目的和意义所在。在CBA中,无论怎样训练体能,一旦踏上NBA以及世界杯、奥运会等高水平比赛,都会面临体能的挑战。对于杨瀚森来说,他需要的是在战斗中成长,从短暂的比赛时间坚持到一整节,然后逐渐适应半场的比赛。
目前,短期内他需要依靠教练的保护和技术调整,如开拓者队对他的使用就是时间切得很碎,让他打几分钟就休息。从中长期来看,他需要通过NBA级别的训练和比赛来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。毕竟,一名球员的球商是可以逐渐培养的,但体能是可以通过训练相对容易提升的。
回顾姚明刚进入NBA时的经历,他也曾经历过体能的适应期。归根结底,这是因为不同联赛的比赛速度和速率不同。人家NBA球员看CBA,就像是在看慢动作。因此,对于杨瀚森来说,他需要在不断的比赛中积累经验,逐渐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。
此外,他的其他技术方面也有待提高。比如回防速度、篮板保护、防挡拆的脚步移动以及减少失误球等,都离不开体能的支撑。当他体能充沛时,他在同位置同身高的移动并不慢,也能轻松完成动作和单打。他的篮板能力也不差,卡位意识很好,他更喜欢为队友创造机会。但一旦体能出现问题,他的速度和效率都会明显下降。
在接下来的赛季前准备中,杨瀚森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,无论是夏季联赛还是新赛季的准备,都需要他保持最佳的状态。希望他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训练,提升自己的体能水平和其他技术能力,为球队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